文章分類Article

設備粉塵爆炸檢測與ESG實踐:助力企業安全與可持續發展

粉塵爆炸是工業生產中常見且危險的安全隱患,特別是在木材加工,食品加工,化工和製藥等行業。了解粉塵的可燃性和爆炸特性,並進行相關檢測,是防止事故發生的關鍵。同時,企業在進行粉塵爆炸檢測時,也需要考慮環境、社會和治理(ESG)因素,以確保其生產活動的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感。

法規要求與臺灣現狀

在臺灣,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規對粉塵危害的預防有明確規定。《職業安全衛生法》第6條第1項第7款要求,雇主應提供必要的安全衛生設備及措施,以防止粉塵等引起的危害。此外,《粉塵危害預防標準》也對粉塵作業的防護措施作出了詳細規定,強調應設置密閉設備或局部排氣裝置,以防止粉塵的發散。

然而,對於設備生產過程中粉塵是否具有爆炸性的判定,《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》第184-1條規定雇主使勞工使用危險物從事作業前,應確認所使用物質之危險性,採取預防之必要措施。因此行政院於111年核准的《既存工廠火災安全管理精進對策推動方案》中,強調了泄爆、抑爆、耐爆及隔離措施的重要性。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也建議參考國際標準如NFPA等標準進行防爆設計,以符合ESG的要求。

設備粉塵檢測標準與流程

聯索建築科技可以提供國際認證ISO/IEC7025實驗室的粉塵爆炸檢測報告,幫助企業確保安全生產並符合ESG標準。檢測主要遵循以下國際標準:

國際上廣泛應用的標準包括:

  • ASTM E1226:用於評估粉塵雲的可燃性及其爆炸參數。

  • EN 14034系列:涵蓋最大爆炸壓力、壓力上升速率等特性的測定。

  • NFPA 68:關於爆燃泄壓設計的指導標準。

  • ISO/IEC 80079-20-2:適用於可燃性粉塵特性的測定。

這些測試通常在標準化設備如20L球形容器或 1 m3 測試容器中進行,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複性。

檢測結果在防爆設計中的應用

透過檢測獲得的參數,如最低點火能量(MIE)、最大爆炸壓力(Pmax)、最大壓力上升速率((dP/dt)max)、爆炸指數(Kst)、最低爆炸濃度(MEC)、最低著火溫度(MIT)來進行以下應用:

  1. 防爆設備設計:包括泄壓裝置、抑爆系統和隔離閥門的設計。

  2. 工藝流程優化:減少潛在風險,提高生產效率。

  3. 符合ESG要求: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形象,確保可持續發展。

結語

對於有可持續發展需求(ESG)的上市公司或高危行業企業,開展粉塵可燃性及爆炸參數檢測不僅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,也能為防爆設計提供科學依據,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。聯索建築科技的國際認證粉塵爆炸檢測服務,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,確保企業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。


設備粉塵爆炸檢測與ESG實踐!聯索建築科技助⼒企業安全與可持續發展 | 智慧製造 | 商情 | 經濟日報 :

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950/8605890?from=edn_search_result

TOP